1. 校徽与校歌
2. 办学理念
3. 十大信条
4. 独中校训
5. 校史
6. 地理与位置
校歌
办学理念
芙中的使命:秉承华社的意愿,提供传承文化、培育人才的华文教育。
芙中的理念:
成人、成才、成就学子多元能力的梦想。培育行为良好与思想健全的人、养成学识与才能等基本能力。
芙中的宏愿:
一流的办学理念
一流的校园风光
一流的师资素质
一流的硬体设备
一流的学术成绩
十大信条
1. 芙中学生是纪律化的:
他有思想,有判断能力,绝对服从真理。
2. 芙中学生是自爱的:
他言行不苟,敬重父母、师长和团体的领袖。
3. 芙中学生是忠诚的:
他不说谎,不欺骗,受了人家的嘱托,肯负责去做。
4. 芙中学生是勤俭的:
他勤于学业,刻苦耐劳,不浪费时间,并能充分利用他的机会。他节省费用,留以周济他人。
5. 芙中学生是谦恭的:
他以礼貌待人,态度谦逊,出言和蔼,并关心爱护妇孺老弱。
6. 芙中学生是勇敢的:
他有主持正义,不避艰险的勇气。他不受谄媚,且不怕威吓。
7. 芙中学生是清洁的:
他保持思想、语言、习惯的清洁。他参与清洁运动使环境美化。
8. 芙中学生是乐群的:
他对于利群的事情从不规避。遵从多数人的意见,通力合作,以求其实现。
9. 芙中学生是乐观的:
他时常带着笑容,愉快的尽他份内的职务。
10.芙中学生是进取的:
他永不自满,向着高尚的目标去努力。
1. 华教简介
1.1.我国华文教育萌芽于十九世纪,经压了英殖民地政府的干预,日本入侵的彻底摧毁,然后又是一连串教育法令的无情追害。
1.2.1961年的教育法令规定,不接受改制为国民中学的学校,将失去津贴。于是1962年后,我们剩下16间华文独立中学,成功维护母语教育的最重要堡垒。
1.3.1973年独中复兴运动是促成今天大部分华文独中欣欣向荣的里程碑。
1.4.独中是华人社会支持的学校。
2. 60间独中的分布
1961年改制前,马來亚半岛原有71间华文中学,改制后只剩下16间。1973年复兴运动后,有21间改制了的中学董事会成功复办独中,于是目前西马拥有37间华文独中。东马:沙巴9间,砂拉越14间,共60间。
3. 使命
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在《华文独中建议书》 提出华文独中使命有四条:
3.1. 中小学十二年的教育是基本教育,华文独立中学即为完成此种基本教育的机构。
4. 方针
4.1. 坚持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,传授与发扬优秀中华文化,为创造我国多元社会新文化而作出贡献。
4.2. 在不妨碍母语教育的原则下,加强对国文和英文的教学,以配合国内外客观条件的需求。
4.3. 决定保持华文独立中学一直以来数理科的优越性。
5. 经费
5.1. 60间华文独中的维持和发展经费,全部来自民间。
5.2. 华社每年津贴每位学生大约RM300。以五万名独中生来计算, 华社每年要为独中捐献RM15,000,000。 (不包括学校建设费用)
6. 考试
6.1. 独中生一般参加两项考试:统一考试委员会主办的统一考试和政府主办的公共考试。
6.2. 统一考试,于1975年首办至今已有34年,每年的高初中考生人数约一万人。
6.3. 主办统一考试的目的在于
a. 统一衡量各华文独中的学术水准:
b. 为毕业生之升学与制造有利的条件:
c. 为国内外大专学院提供一项招生准绳:
d. 为社会人士提供一项征聘的依据。
7. 课程
7.1. 独中除兼授华、巫和英三种语文外,在高中阶段时,分流为理科班及文商班。
7.2. 由于独中的上课时间和课程的安排具有灵活的伸缩性,因此个别独中按需要设有电脑课程电子,电工,纺织,汽车修理等课程。
8. 出路
独中毕业不论是升学或就业都没有问题。目前,全世界已有十多个国家超过500所大专院校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并让持有该文凭的学生直升大学,这些国家包括:中国、香港、台湾、新加坡、英国、加拿大、澳洲、纽西兰、法国、俄罗斯、乌克兰等。此外,也有许多独中生进入本地数百所私立学院就读。一般独中生升学率都很高。华教斗士林连玉先生说:“我们的文化,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;我们的教育机关,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堡垒。”
参考资料:《华文教育问与答 – 给关心子女教育的家长》。
1985年董教总中央宣教组出版。
1913年7月15日:
福建会馆创办芙蓉中华学校。
1934年:
政府规定社团与学校行政应予划分,因此本校董事部与福建会馆职员唯有分开组织。是年添办初中,并改名为芙蓉中华中小学。
1941年-1945年:
太平洋战争爆发,马来亚沦陷。小学不幸被日军占领。三十年之设备,毁于一旦。
1945年秋:
日军投降,世界和平,华教再萌芽。本校董事集议复办。
1952年2月1日:
中小学部迁入敦依仕迈医生路山岗上。
1958年:
中小学行政分开。是年开办高中一两班。
1962年:
决定办独立中学。参加最后一次离校文凭考试,及格率达83.3%,且三科均考获A等者有十名。第三期建校动工,建图书馆三层大厦。
1985年:
推行六大计划: 达致六大目标:
1. 矿建校舍计划 1. 设备现代化
2. 美化校园计划 2. 生活艺术化
3. 施行系统化的计划 3. 行政制度化
4. 行政电脑化的计划 4. 管理科学化
5. 调整课程计划 5. 课程合理化
6. 专业训练的计划 6. 师资专业化
1994年:
实行“自我成才”新教育理念,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,并协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。提出“五个一流”
一流的办学理念 一流的校风学风 一流的学术成绩
一流的师资素质 一流的硬体建设
1995年:
首次在综合礼堂举行开学典礼。
1997年:
新建多媒体电脑室。
1998年:
体育中心正式启用,内设有游泳池、网球场、壁球场、篮球场、排球场、足球场及健身室等。
1999年:
全校班级以德、智、体、群、美、忠、孝、仁、爱、礼、义等字命名。
2004年:
取消大学先修班,另开办精智班,命名为启班。
2005年 :
校方于晚间开放图书馆予宿舍生使用,另走读生则可向图书馆申请。
2006年:
2006年9月30日 “才能苑” 正式落。另烹饪室在11月16日开幕,由旧教室修改而成的,让学习生活技能科的学生能充分利用。
2007年:
我校游泳队夺森州学联游泳赛全场总冠军。我校14名游泳健将创72小时最长时间接力游泳全国纪录。另外,24节令鼓队举办“忆”大型演奏会,吸引了约1600名观众,反应非常热烈。第二届华教杯一连3天在我校盛大举行,董教总、新纪元学院以及国内18间独中组成31支队伍参与了本届赛会。我校宿舍礼堂正式命名为“林全光礼堂”。
2008年:
本校师生为四川地震筹款获逾万令吉。本校1978年理科及商科班校友联办“黄金30年叙旧会”。本校在全国独中三语演讲赛夺得高中组总冠军。
2009年:
森州州务大臣为本校主持己丑年挥春比赛启封仪式,并拨款十万令吉。本校三思亭学会团体会所课室由于白蚁多年蛀蚀,因此拆除该建筑,校方展开一系列筹募活动,包括嘉年华义卖会,十大义演等,将于2010年在该地段建一栋六层课室兼行政大楼。
2010年:
我校人数为1801人,寄宿生为800人。为了应付学校各方面需提升的要求,今年除了教务副校长外,再另增学术副校长及行政副校长。行政教学楼 (6层) 予8月中进行施工,将于2011年年中完成。在州务大臣的协助下,我校成功申请获得校旁1.5公顷的地段。今年前来我校进行教育参访的有来自吉隆坡中国公学,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六中学,台湾彰化明道大学,香港博爱医院八十周年邓英喜中学,香港佛教慧远中学及中国重庆北碚区八所中学等。活动方面,我校在第三届华教杯中获得辉煌成绩:乒乓团体冠军及羽球团体亚军。我校联办或协办在校内的活动有“e网情深,E人为本”第五届全国网上教学研讨会,全国华文独中足球赛及第三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半决赛等。
地理与位置:
Chung Hua High School,
Seremban Jalan Tun Dr. Ismail,
70200 Seremban, N.S.D.K. Malaysia
芙中地理位置图(加芙大道 -> 芙中)
芙中地理位置图(南北大道[芙蓉收费站] -> 芙中)
Phone : 06-7612782, 06-7646984
Fax : 06-7621890
e-mail : chhsban@chhsban.edu.my
Website : https://chhsban.edu.m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