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科普讲座 | 从生物、气候与基因探索科学奥秘

IMG_20250828_123814_result
DSC09481_result
DSC09502_result
DSC09496_result
DSC09493_result
DSC09519_result
DSC09557_result
DSC09595_result
previous arrow
next arrow

2025年8月28日(星期四),芙蓉中华中学迎来新加坡国立大学(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,NUS)的一位荣誉终身教授、两位名誉教授,为高一及高三理科班学生带来一场主题为《走进科学巨擘的世界:带你探索生命与环境的奥秘》的科普讲座。

校长蔡亲炀博士在欢迎致词中表示,学科学不应只停留在课本知识,还要动手“做科学”,校方计划在不久的将来,建立一间生命科学实验室,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科学学习深度及广度。

蝙蝠的奥秘:免疫系统与生态价值

第一场讲座由Paul Matsudaira 名誉教授主讲。他以蝙蝠为主题,揭示其作为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所拥有的独特免疫系统——蝙蝠虽携带多种致命病毒,却能安然生存,其机制将为人类免疫学与公共卫生研究带来新启示。

Paul教授也纠正,蝙蝠并非文娱作品里塑造的“阴森生物”,反而对生态系统贡献巨大:吸食花蜜的蝙蝠能为榴莲等植物授粉;捕食昆虫的蝙蝠则有效控制害虫和蚊子数量;其排泄物更是天然肥料。

气候变迁:环境的挑战与责任

随后,王俊南名誉教授将焦点放在气候变化与环境议题上,并结合研究数据呈现气候变迁的四大冲击:天气反常、冰层融化、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温度上升。

王教授形容“温室效应”犹如一个“困住热量的蒸笼”,其影响远超气温升高。泰国一座被海水淹的佛寺,正是海平面上升的警示。

与此同时,海洋升温加速了藻类滋生,所释放的藻毒素威胁人类与野生动物,而大马与新加坡等地都面临同样的挑战。

王教授提醒,气候异常不仅增加预测难度,也直接影响人类健康,例如促使蚊虫大量繁殖,使登革热更易传播,我国近年来登革热案例飙升,正是气候异常所导致,而源头则是工业化的二氧化碳过度排放。

基因与科技:机遇与伦理的平衡

最后,由丘才良荣誉终身教授带来科技前沿主题分享。他以生物科技与基因工程专家的身份,介绍干细胞与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广阔应用。

丘教授指出,生命科学本质上是跨学科的结合,涵盖生物、化学、物理等多个领域。他展示了干细胞在新药研发、发育生物学、细胞移植中的应用,甚至在治疗糖尿病、瘫痪复原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。

丘教授提醒学生:每一次科学突破都拓展了人类健康的新可能,但也必须同步进行伦理反思,方能确保科学造福社会。

#芙蓉中华中学 #芙蓉中华 #芙中
#ChungHuaHighSchoolSeremban #CHHS #CHHSBAN